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
吉利研发投入年年上百亿,这钱真砸出响来了——今年上半年销售 193 万辆,30% 的增幅比行业高一截也就罢了,新能源车占比更是高达 52%!合着每卖两台车,就有一台是新能源!
咱们抛开枯燥数据,聊聊背后的行业信号。
第一,新能源渗透率从去年同期的不到 40% 飙升到 55%,半年卖了 100 多万台。银河系列更夸张,232% 的增长率,15 万级市场几乎被它包圆了。反观某些合资品牌,为了清库存疯狂降价都没人看,你说气不气人?
第二点很多人忽略:全球化布局的含金量。18.4 万辆出口看似不多,但领克在欧洲单品牌破万、极氪充电桩登陆香港 2300 个终端,这些才是真正护城河。当国内卷价格时,吉利在海外建渠道、铺基建,这种『品牌出海』模式,比单纯卖车有价值得多!
最让我佩服的是『既要又要』的战略定力:
燃油车没丢:中国星系列 61 万辆,连续 16 个月稳居自主品牌第一;
高端化突破:极氪 9 万台,旗舰 9 系引发行业轰动;
商用车爆发:远程增长 55% 杀进香港出租市场。
但更值得关注的是《台州宣言》的落地。"回归一个吉利"不是简单合并,而是用"航母战斗群"模式打市场:前端保持领克的运动、极氪的科技、银河的性价比等独立人设,后端共享三电技术、智驾系统。这种『分散突围,集中研发』的打法,比各自为战更聪明!
最后说个冷知识:吉利已是 IATF 国际标准组织首个亚洲成员,最近 3 款车同时刷新 Euro NCAP 安全纪录。新能源赛道下半场,安全和技术标准才是决胜底牌。当友商还在卷冰箱彩电时,吉利默默拿了中国车企安全专利三连冠。
所以吉利这 193 万辆,绝不仅是数字胜利。它证明了两件事:
1、新能源替代燃油车的拐点已提前到来;
2、中国品牌从『性价比』转向『质价比』的路径完全跑通。
当吉利把年目标调到 300 万辆,您觉得合资品牌还有翻盘机会吗?欢迎评论区聊聊!
专业股票配资资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